有媒體認為是閱兵導致了PMI指數下降,究竟是怎么回事?看完8月的用電量數據和這篇分析文章你就明白了。
中國經濟究竟怎么了?雖然,8月國家統計局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和財新中國PMI均處于50榮枯分界線以下,但是發改委發布的8月用電量增速卻創下今年新高。有媒體認為是閱兵導致了PMI指數下降,究竟是怎么回事?看完8月的用電量數據和這篇分析文章你就明白了。
9月15日,國家能源局公布了8月全社會用電量數據。根據數據,今年8月全社會用電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9%,其中第二產業用電量增長0.7%,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長7.5%。其中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和第二產業用電量增速均創出2015年以來的新高,第三產業用電量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從8月份的用電量數據來看,中國的經濟已經開始企穩,尤其是第二產業用電量再次由負轉正,反映出穩增長政策下推動的基建項目正逐步開工并很可能導致在接下來的幾個月的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繼續回暖。
一、8月用電量數據提前吹風 釋放穩增長信號?
【數據】9月初國家發改委公布消息稱,根據國網能源快報數據,8月1日至28日,中國發用電同比增長2.97%,預計8月份全國發用電同比增長3%左右。
評析:通常情況下,中國的月度電力數據會在下個月的15號左右公布,這次發改委公布的快報數據的行動似乎意在扭轉外界對中國經濟情況的擔憂。
【數據】今年1-8月,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僅有1.0%。
評析:但仔細分析電力統計數據,可以發現今年1-8月全社會用電量低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占到全社會用電量71%的工業用電量增速僅為-0.7%。
二、用電量增速不再是經濟發展指標?
工業用電量新增、鐵路貨運量和銀行中長期貸款新增被譽為克強指數,部分投資者認為克強指數比官方公布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更能反映中國經濟的現實狀況。而2015年1至8月工業用電量-0.7%的增速與國內生產總值7%增速間的巨大差距也引起了人們對中國經濟的擔憂、甚至是統計數據的質疑。
小知識:什么是克強指數?克強指數源于李克強總理在2007年任職遼寧省委書記時用以衡量真實的經濟情況的重要參數。但2007年至今中國的經濟結構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2007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僅為42.9%,第二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則為46.7%。但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和升級,2013年起,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2015年1-6月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9.5%。可以說第三產業已經取代了過去的高耗能產業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最重要的火車頭。
2015年1-8月,第三產業的用電量增速高達7.5%,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1-8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均在50%的枯榮線以上,這些都表明非制造業總體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動態。但因為第三產業用電量僅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3 %,因此對全社會用電量的增速貢獻很小。
評析:在中國經濟的“新常態”下,用電量增速已經無法像以前一樣成為衡量中國經濟發展的指標,因為占其最大權重比例的高耗能產業的耗電量已經與中國經濟脫鉤。在新的時代,較低的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和較高的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速也將成為一種常態。
三、電源建設未能適應“新常態” 值得警惕
但與此種新常態不匹配的是火電機組的大量上馬,特別是在新疆、山西和內蒙古。
2015年1-8月向環保部以及地方環保局提交環境影響報告的煤電項目的總裝機已高達96吉瓦,已超過2014年全年全國向環保部遞交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的煤電總裝機。其中新疆、山西、內蒙古的擬新建煤電裝機占全國擬新建裝機的40%以上。
另據媒體報道,2015上半年有近190吉瓦的火電裝機在建和200吉瓦的煤電項目已拿到路條。上個月,國家能源局規劃司副司長何勇健指出,目前已核準和發路條火電項目的發電能力已超過“十三五”新增電力需求。
評析:考慮到在中國經濟發展由依賴重工業到主要靠第三產業拉動的轉型,未來較低的全社會用電量增速也將成為大趨勢。
政府也應與時俱進從兩方面充分應對此種情況。從宏觀規劃上來說,未來的能源十三五規劃應制訂適當的各電源建設目標,要避免過高的煤電裝機目標給行業釋放錯誤的信號,造成大量的電源建設投資浪費。從地方執行層面上來說,應控制現有的拿到路條的200吉瓦火電裝機應新建火電規模。
附:國家能源局發布的8月份全社會用電量數據
據國家能源局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全社會用電量512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1-8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3678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70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第二產業用電量26431億千瓦時,下降0.7%;第三產業用電量4756億千瓦時,增長7.5%;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4890億千瓦時,增長4.3%。
1-8月,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為2658小時,同比減少205小時。其中,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2274小時,減少25小時;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2925小時,減少250小時,風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1206小時,減少18小時。
1-8月,全國電源新增生產能力(正式投產)6074萬千瓦,其中,水電790萬千瓦,火電3082萬千瓦。
附: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
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一覽表
|
指 標 名 稱
|
計算單位
|
本月
|
本月止累計
|
絕對量
|
增長
|
絕對量
|
增長
|
全國全社會用電量
|
億千瓦時
|
5124
|
1.9
|
36780
|
1
|
其中:第一產業用電量
|
億千瓦時
|
133
|
2.3
|
704
|
2.3
|
第二產業用電量
|
億千瓦時
|
3543
|
0.7
|
26431
|
-0.7
|
工業用電量
|
億千瓦時
|
3479
|
0.8
|
25970
|
-0.7
|
輕工業用電量
|
億千瓦時
|
624
|
3.1
|
4434
|
1.9
|
重工業用電量
|
億千瓦時
|
2855
|
0.3
|
21536
|
-1.2
|
第三產業用電量
|
億千瓦時
|
715
|
7.8
|
4756
|
7.5
|
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
|
億千瓦時
|
732
|
2
|
4890
|
4.3
|
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容量
|
萬千瓦
|
|
|
137376
|
9
|
其中:水 電
|
萬千瓦
|
|
|
27028
|
5
|
火 電
|
萬千瓦
|
|
|
94028
|
6.5
|
核 電
|
萬千瓦
|
|
|
2414
|
35.8
|
風 電
|
萬千瓦
|
|
|
10813
|
28.8
|
全國供電煤耗率
|
克/千瓦時
|
|
|
317
|
-2.1
|
全國線路損失率
|
%
|
|
|
6.5
|
-0.2
|
全國供熱量
|
萬百萬千焦
|
|
|
221591
|
6.8
|
全國供熱耗用原煤
|
萬噸
|
|
|
12747
|
4
|
全國供電量
|
億千瓦時
|
|
|
32141
|
0.2
|
全國售電量
|
億千瓦時
|
|
|
30043
|
0.4
|
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
|
小時
|
|
|
2658
|
-205
|
其中:水電
|
小時
|
|
|
2274
|
-25
|
火電
|
小時
|
|
|
2925
|
-250
|
風電
|
小時
|
|
|
1206
|
-18
|
全國發電累計廠用電率
|
%
|
|
|
4.9
|
-0.02
|
其中:水電
|
%
|
|
|
0.3
|
0.05
|
火電
|
%
|
|
|
6.1
|
0.15
|
電源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
|
億元
|
|
|
1923
|
|
其中:水電
|
億元
|
|
|
383
|
|
火電
|
億元
|
|
|
618
|
|
核電
|
億元
|
|
|
283
|
|
電網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
|
億元
|
|
|
2262
|
|
發電新增設備容量
|
萬千瓦
|
|
|
6074
|
|
其中:水電
|
萬千瓦
|
|
|
790
|
|
火電
|
萬千瓦
|
|
|
3082
|
|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容量
|
萬千伏安
|
|
|
15782
|
|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線路長度
|
千米
|
|
|
22480
|
|
注:全社會用電量指標是全口徑數據。